陆挺博士亲历“苏超”现场:“苏超”创造新的消费场景,为提振内需提供新思路
今年,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(以下简称“苏超”)火爆出圈,引发广泛关注,包括家乡在的江苏南通海门的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博士。近期,他回到家乡,在南通主场观看了南通队对战宿迁队的比赛。
野村集团微信公众号就此邀请陆挺博士分享他现场观看“苏超”比赛的感想,以及从经济学家的角度对比赛的深入观察和分析。在分享中陆挺博士高度评价了“苏超”的积极意义,以下为访谈全文。文中所有照片均由陆挺博士拍摄。
陆挺博士观点集锦
(比赛现场)给我印象最深刻的,是双方球员都非常认真地参与比赛,从头到尾没有松懈的时候。当地组织工作也不错,井然有序。
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,民众就会有这样的消费娱乐需求,以供给来拉动需求,“苏超”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
江苏各地级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平衡,都有拿得出手的产业和企业,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传承,球迷因为有各自地域的归属感,热情也会很高,有持续性。
“苏超”的成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文旅产业的成功。江苏省政府不仅有创意,还有非常好的格局。
“苏超”的成功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,“苏超”实际上再一次印证了我国过去几十年改革成功的一些经验。
中国其他城市和地区可以参考“苏超”,但要发展自己的特色,同时要管理好预期。
Q:陆挺博士您好。请问您为什么会去现场观看“苏超”比赛?
陆挺:其实我不是球迷。我老家在江苏南通,更具体说来我是南通海门人。过去两个月“苏超”的热度快速上升,在微信朋友圈中越来越多被提及,因此引起了我的关注。
南通每场都赢,让我颇为自豪。更有缘分的是南通的球员绝大部分都来自于海门的某足球俱乐部,我也有中学同学参与海门足球小镇的建设与管理,因此也更加感觉亲切。
从一个经济研究者的角度,“苏超”热度的可持续性比较高,对消费乃至投资会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。

陆挺博士在“苏超”比赛现场

6月29日南通队对战宿迁队比赛现场
Q:请问您看了哪场比赛,在比赛现场有什么让您印象非常深刻的地方?
陆挺:我最近看的是6月29日那场南通对宿迁的比赛,比赛地点就在南通的海门区,就在我老家。我每年都会回几次海门看望家人,因此就决定在那个时候去海门看球赛。
海门是一个县级区,球场原来只有一万一千个座位,后来因为“苏超”实在太火爆,在比赛前突击加了一万个座位。即使这样还是一票难求,据说一共有一百多万人参与抢票,第一轮抢票时,只花了0.1秒票就被抢光了。后来南通市利用室外大屏幕进行赛事直播,开启观赛“第二现场”,球迷们能一边看球一边喝酒吃小龙虾,气氛也相当好。



热闹非凡的观赛“第二现场”

向左滑动查看更多
给我印象最深刻的,是双方球员都非常认真地参与比赛,从头到尾没有松懈的时候。下半场南通队即使是四比零领先,也没有松弛下来,而宿迁队也没有气馁。球迷的素质也很高,大家热情高涨,拉拉队的喊声一浪高过一浪。组织工作也不错,井然有序。
Q:请您分析下为什么“苏超”会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和喜爱?
陆挺:首先,借用这次“苏超”的一个梗,就是“没有假球,只有世仇”,认认真真比赛,遵循基本的原则。这样就会吸引很多人的关注,也会被很多人喜爱。
其次,和很多省份不一样,江苏没有哪个地级市是一家独大的,各地级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有高低,但总体而言比较平衡,各市之间在各方面竞争非常激烈,因此被戏称为“散装”的江苏。十三个地级市也被戏称为“十三太保”,都有拿得出手的产业和企业,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传承,都有自己非常值得骄傲的历史人物。这种背景下,各市之间的球队水平不至于差别太大,球迷因为有各自地域的归属感,热情也会很高,有持续性。
第三,“苏超”的成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文旅产业的成功。一方面踢球一定要认真,大众则需要一个轻松的氛围,需要松弛感,需要把观看体育比赛当成一个娱乐消费,需要整个文旅产业的烘托和支持。如何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,需要高超的管理艺术。在这个方面,江苏省政府不仅有创意,还有非常好的格局,给各地宣传和文旅部门相当大的发挥空间,而且尺度拿捏得非常好。
其实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,民众就会有这样的消费娱乐需求。如果将“苏超”看做消费场景,这无疑给提振内需提供了新思路,也就是创造新的消费场景,以供给来拉动需求,“苏超”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

6月29日南通队对战宿迁队比赛现场
Q:南通是您的家乡。根据媒体报道,这场比赛有超过21000人现场观战,南通当天接待游客超73万人次。请问您认为“苏超”给南通带来了哪些变化?
陆挺:我认为“苏超”热度的可持续性会比较高。南通本来就一直重视体育,是产生奥运冠军最多的地级市之一。南通也一向重视足球,有较好的青训体系。因此,“苏超”会让南通的足球运动上一个台阶,对其他体育运动也会有不小的促进作用。
在球场等体育基础设施方面,相较于省内有些其他地级市,南通还有些发展空间。不过南通经济实力强,又是建筑之乡,相信能够迎头赶上。另外,南通当地足球俱乐部打造的“免费青训+职业输出”模式,可能会被多个地方拷贝,也能推动江苏乃至全国的足球水平。

6月29日南通队对战宿迁队比赛现场
Q:“苏超”是今年5月份启动,在江苏省13个城市举行。作为经济学家,您如何评价江苏省这一创举? 除了是一场江苏省城际之间的足球运动赛事,您觉得“苏超”的意义还体现在哪里?
陆挺:“苏超”的成功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。从产业结构和增长动力来讲,我国经济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增长之后,进入一个新阶段,需要新旧动能转换,需要新质生产力的推动。
当然新动能首先是科研研发所推动的制造业,但服务业也要跟上,尤其是跟居民消费直接相关的服务业,这样才能满足新阶段居民的消费需求。体育和文旅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,这些服务业也是新质生产力。
在此基础之上,“苏超”实际上再一次印证了我国过去几十年改革成功的一些经验。首先,中央向地方适度放权,给予地方足够的改革试验空间,给地方足够的积极性。让地方的体育总局和地方足协来主办赛事,不失为一种创举。
其次,政府给民间一定的创新空间。这次“苏超”的成功,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文旅和媒体的成功,而文旅和媒体的成功得益于江苏省政府所释放的一种松弛感,能够让媒体包括政府自己的媒体带头造梗,甚至是造省会城市的梗。没有这种松弛感,没有类似这种“比赛第一,友谊第十四”的梗,“苏超”的吸引力将会大打折扣。
第三,如果没有政府的创新和引导管理,某些产业可能也不会快速发展。这次“苏超”是江苏省内自上而下发起组织的,省政府在整个“苏超”的设计筹备阶段起到了关键核心作用,但省政府也给了各地市政府很大的空间,政府又给了民间和媒体很大的空间,可以说这是政府如何扮演合理角色的一个非常好的案例。
最后,“苏超”的成功也带动了一批省市的效仿,具有非常好的示范效应,这种区域之间的效仿和竞争恰恰是我国改革开放成功的重要秘诀。

6月29日南通队对战宿迁队比赛现场
Q:您觉得中国其他城市和地区是不是可以参考江苏省的做法,在提振地方经济和消费方面实现新的突破?
陆挺:我认为是可以参考的。但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,不能假定能够轻易复制“苏超”的成功。有的省份,省内发展不平衡,地级市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和体育水平差距比较大,这样就很难搞起比赛来。总之,可以参考,但要发展自己的特色,未必就一定要搞足球,同时要管理好预期。
Q:听说“苏超”会持续到今年11月,请问您还会再回去观看比赛吗?您对“苏超“有什么期待?
陆挺:我非常期待到时能去看半决赛和决赛,希望自己到时候工作不要太繁忙,同时还能抢到票。我对“苏超”的期待,就是要小心呵护,争取保持热度。同时能够在这个过程中,唤起大家对足球和体育的热情,推动中国足球水平的提高,促进各地文旅产业的发展。
发表评论